首先,從外形上看,很多人區分陶與瓷的標準是瓷器有釉而陶器沒釉。但實際上這樣區分并不準確的。因為陶器可以有釉而瓷器也可以沒釉。如漢代琉璃釉器,俗稱叫做漢綠釉,唐代五彩琉璃器,俗稱也就是唐三彩,這兩種都是有釉的陶器,而質地潔白細膩的白瓷素胎器,很多人把它錯誤地當作瓷器,但實際上它是一種陶器。也就是說胎體沒有致密燒結的粘土和瓷石制品統稱為陶器。其中把燒造溫度較高燒結程度較好的那一部分稱為“硬陶”把施釉的一種稱為“釉陶”,而經高溫燒成、胎體燒結程度較為致密、釉色品質優良的粘土或瓷石制品稱為“瓷器”。因為陶瓷歷史本身就是連續的。所以按照是否有釉的標準去劃分也就顯得困難。
陶和瓷有啥區別?
1、燒成溫度不同
陶器燒成溫度最高不超過1200℃。瓷器的燒成溫度大都在1200-1400℃左右
2、堅硬程度不同
陶器燒成溫度低,坯體并未完全燒結,敲擊時聲音發悶,胎體硬度較差。瓷器的燒成溫度高,胎體基本燒結敲擊時聲音清脆,胎體硬度較高
3、使用原料不同
陶器使用一般黏土即可制坯燒成。瓷器則需要選擇特定的材料(瓷石、高嶺土、石英石、莫來石等)以高嶺土作坯
4、透明度不同
陶器的坯體即使比較薄,也不會呈現半透明狀態明。瓷器的胎體無論薄厚,都會呈現半透明狀態
5、釉料不同
陶器有不掛釉和掛釉的兩種。掛釉的陶器釉料在較低的燒成溫度時即可熔融
瓷器的釉料有兩種:既可在高溫下與胎體一次燒成,也可在高溫素燒胎上再掛低溫釉。第二次低溫燒成
本文章及圖片摘錄于網絡,如有侵權請告知,轉發純屬于發揚和宣傳欽州坭興陶
版權所有© 欽州攬眾山坭興陶業有限公司 桂ICP備19002369號-2 聯系人:陳經理 一鍵撥號: 18178786711